人物
时段
朝代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疏】承上不独小乘。诸大乘菩萨无不生故。亦复者。
亦无量无边不可算数也。又复具无量无边功德。
大本中
说。

【钞】菩萨者。自初心以至地尽。前如教起中辩。后如
补处文中所引。甚多无量。何可数计。功德者。 (第 0654b 页)
大本
佛赞彼国菩萨种种功德。为二十三喻。一。坚固不
动。如须弥山。二。智慧明了。如明日月。三。广大如海。 …… (第 0654b 页)
菩萨弟子庄严。皆彼佛宿因愿行功
德之所成就也。论云。如来净华聚。正觉华得生。是
也。

【钞】愿者。 大本
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神通
智慧辩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来成佛。得遂所
愿也。行者。 (第 0654c 页)
大本
言尔时法藏教化众生。修行六度。
广行教化。致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
庄严也。净华聚者。如 …… (第 0654c 页)
承上不独见在彼国。无非贤圣。但有生者。悉皆
不退也。众生者。统摄一切。阿鞞跋致者。此云不退
转地。如 大本
及论所明。复有多种因缘。故得不退。
如十疑五种。通赞十胜。群疑三十益等。

【钞】生皆不退者。恐疑彼 (第 0655a 页)
国固多贤圣然是久修上
士。其新生者。未必不退。故言不论圣凡。但往生者。
即不退转。以决其志也。 大本
所明者。如云。生彼国
者。处仁迁义。不妄动作。终无淫怒之心。愚痴之态。
又云。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 …… (第 0655a 页)
而生。有进无退故。五种者。十疑论云。有五
因缘。故得不退。一者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
今释。谓如 大本
法藏愿云。我作佛时。闻我名号。皈
依精进。即得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于诸佛法。永
不退转。譬如涉海 (第 0655a 页)
。得乘巨航。不沈溺故。二者佛光
常照。故菩提心增进不退。今释。谓如 大本
言。见佛
光明。而生慈心。又念佛之人。佛放光明。摄受此人。
譬如日月。照烛闇途。不堕坑堑故。三者水鸟 …… (第 0655a 页)
汉地。方断后有。虽断后有。不得成佛。今
此唯馀一生。次即补佛。前如护明。后如慈氏。菩萨
之极位也。又 大本
云。生彼国者。皆具三十二相。究 …… (第 0655c 页)
亦无尽。住彼国中。而待补处。奚
为不可。又诸佛尚如微尘。无有穷尽。况复菩萨。其
数甚多。无足疑也。如 大本
中说。

【钞】 (第 0656a 页)
大本
云。佛告弥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亿菩
萨生彼。一一巳曾供养无央数佛。如弥勒者。诸小
菩萨不可胜纪。 …… (第 0656a 页)
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
名为发菩提心。则双取两家。而和会其义也。善根
者。观经。则如上第三福发菩提心。 大本。
则三辈往
生。皆言发菩提心。据此。则发凡夫心。是谓无善根。
发声闻心。不发菩提心者。是谓少善根也。福 (第 0657b 页)
德者。
观经。则孝养父母等。 大本。
则修诸功德等。据此。则 …… (第 0657b 页)
。总之则一。别而
言之。则菩提心偏属善根。总而言之。则菩提心。亦
可云福。观经总举言福无碍。问。宝积 大本
云。欲见
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复当专念彼国。积
集善根。则菩提善根。似为二事。今何直以善根属 …… (第 0658a 页)
。一是宿生善因。一是
今生善类。男女者。通指缁素利钝。及六道一切有
缘众生也。

【钞】宿生善因者。 大本
云。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 …… (第 0659a 页)
不以人天为
善。而以得闻佛名为善。则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之
俦类也。缁素利钝者。净土法门。一切收摄。如 大本
云。其上辈者。舍家离俗而作沙门。亦有不舍家离
俗者。即出家五众。在家二众也。但念佛者。俱得往
生。是 …… (第 0659b 页)
日者。世出世间。重其事者。恒以七故。七日称佛。免
地狱故。又七日之期。复有二义。各分利钝。又多则 大本
十日。声王十日。大集七七日。般舟九十日等。
少则 (第 0660c 页)
大本
一日。观经十念等。言日者。以经天道晦
明之一周故。

【钞】期要者。若据如来得菩提。实不系于日。则非 …… (第 0660c 页)
生妄念也。专注不妄。
即正反意。

【疏】次明事理者。如来一语。事理双备。故同名一心。
有事有理。如 大本
云。一心系念。正所谓一心不乱
也。而事理各别。初事一心者。如前忆念。念念相续。
无有二念。信力成就。 (第 0661b 页)
巳。遇观音势至
闻法得初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果𢍉也)。因果品位
虽有高卑。望彼上下。皆名中辈。 大本中
辈往生文
云。若不作沙门行。但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不谤正
法。为自业苦。专念于佛。多少修善。造像持戒 …… (第 0444a 页)
此于不善心境时内。皆属上品。
如此下。二恶报。恶
道。狱。鬼畜也。多劫。约罪时。无穷。约苦果。问。 大本

五逆谤法不生。此经逆重得生。何也。答。释开五义。
(第 0445c 页)
大本
除五逆兼谤法不生。此经说五逆不谤法。
得生。良由谤则不信。不信自不往也。二 (第 0445c 页)
大本
拣谤
净土法门。不生。此经明谤馀佛法。而信有安乐愿
生彼国肯十念者。得生。所谓疑则花不开。信则决
(第 0445c 页)
往也。三 大本
谓下根造逆。多无重悔。罪不能忏。
不生。俱舍云。愚作罪小。亦堕恶道。智犯罪大。亦能
脱苦。如团铁小。 …… (第 0445c 页)
二。一利根。于现在得善根。二中根于后世
得善根。如阇王作逆。惭愧重悔。佛为说法。得无根
信。是也。四 大本
为生前无苦。不一心念。是散善力
微。不能灭逆。不生。此经为临终苦逼。十念观佛。是
定善力强。能除重逆 (第 0445c 页)
。得生。五 大本
去一生逆谤。终
亦无悔。毫无一念佛法之善。不生。此经取先修善
后恶逆。或先恶逆后修善。临终遇善友劝。 …… (第 0445c 页)
胜。既因利缘强。境胜心猛。故能烧罪木而到莲池
也。法藏十八愿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大本
云。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
生。大品云。若有一人。称南无佛。乃至毕苦。其福不
尽。佛名 …… (第 0446a 页)
前。引生乐界。十二劫。莲方
开。闻实相。发道心(果弱也)。因果品位。虽有强弱。望前
上中。皆名下辈。 大本
下。辈往生文云。若不能作诸
功德。但发菩提心。信因果。不谤法。不造逆恶。专意 …… (第 0446b 页)
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故彼此义
相类。亦即前三福内第一净业也问。此经前六品
明善。后三品明恶。 大本
三辈。纯善无恶。云何下辈
与下三品齐耶。答。十念行是相同故。辈配品正相
合故。能重悔恶改善故。舍下辈 …… (第 0446c 页)
觉。又涅槃经说。女人信有佛性。即是丈夫。男子
不信有佛性。即为女辈。况今夫人侍女。亲见佛法
身耶。故 大本
弥陀愿中。上至天人。下及地狱饿鬼
畜生。蜎飞蠢动。皆得往生。经又云。众生生者。皆住
正定。以彼国中。 …… (第 0447a 页)
成佛三。先直明。三昧者。观佛想像。皆名念佛
三昧也。现见者。由观三圣真实色相身故。
若下。二
况显。 大本
明闻名有五益。一悟法忍。二具梵行。三
人天敬。四得往生。五成佛道。则此灭罪。犹略显耳。

若下。三结 (第 0447c 页)
。夫禀质二仪。皆有涅槃。正因阐提
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性。盖是经来未尽耳。乃唱阐
提之人。皆得成佛。 时大本
未传。孤明先发。旧学僧党。
以为背经。遂显大众。摈而遣之。师正容誓之曰。若我
所说背经。当见身疠疾。 (第 0116a 页)
云。夫禀质二仪。皆有涅槃正因。阐提
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性。盖是经来未尽耳。乃唱阐
提之人皆得成佛。 时大本
未传。孤明先发。旧学僧党
以为背经。遂显大众。摈而遣之。师正容誓曰。若我所
说背经。当见身疠疾。若与 (第 0358b 页)
第一段。】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广明。」

【此十戒总结。如下六品所明。

发隐。 大本中
六品。广明如上十戒。今略之也。后仿
此。

●第十一国使戒(二) 初举略。二入文。 (第 0186b 页)
皆悦。各各奉行。

○二馀处。】

「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华光王七行品中说。」

【佛华光王品。应是 大本中
也。本不同。三千者。是菩
萨应学三千威仪。三年者。声闻五年。菩萨三年。三
事者。戒定慧耳。

发隐。 (第 0219b 页)
略说百亿如上。若广说馀处。则如光王品中。
而今无此品。故云应是 大本
也。相相者。戒是心地
之相。戒相总别重重无尽。故云相相。今品所明。举
槩而巳。本不同下追疏前文。言本 (第 0219b 页)
说。】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广明。」

【疏。此十戒总结。如下六品所明。

发隐。 大本中
六品。广明如上十戒。今略之也。后
仿此。
合注。此总结第一段十戒。悬指广文也。】

**** ○第十 …… (第 0514b 页)
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若广开心
地相相。如佛华光王七行品中说。」

【疏。佛华光王品。应是 大本
中也。本不同。三千者。是
菩萨应学三千威仪。三年者。声闻五年。菩萨三年。
三事者。戒定慧耳。

发隐 (第 0537c 页)
。略说百亿如上。若广说馀处。则如光王品
中。而今无此品。故云应是 大本
也。相相者。戒是 (第 0537c 页)
品。
*
度世品经(六卷) 壹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即离世间品。而末后有一段与如来问答,乃 大本中
所无。
*
佛说罗摩伽经(四卷) 体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即入法界品。从无上胜长者,至普救众生 (第 0798b 页)
。身加中有二身八业。初业者。一觉业相
光是。二因业阿僧祇是。三捲舒业普照是。四
止业三恶是。五降伏业 大本中
无。六敬业悉
照已下是。七示现业遍照是。八请业时诸是。
二身者。一流星身悉照一切是。二日轮身大
光明 …… (第 0212b 页)
他有三时
益。次有两行明修三渐次入势力是二观渐
次法是三修行渐次次第修行是也。

观察已下长行及偈。 大本
经十三行半。论经
十一行半。明金刚藏略答。论云观察十方者。 …… (第 0212b 页)
慧。或为外凡想信五品。或为内凡
十三依初或是回向终心初地之始入地位
故。用多方便三十行为入住忍也。故 大本

云。菩萨发是心时。即过凡夫地入菩萨位。今
依梵网仁王璎珞等经。此三十种即是地前
三贤人也。坚信忍 …… (第 0213a 页)
悲故。好求佛智慧者。 大本
第十句如是众生
乃发三菩提心。且当十住位也。

已说依身。次说为何义。是中依一切智知断
證修故。此佛 …… (第 0213b 页)
观真如清净句是。庆者自觉所證校
量胜庆悦句是。调柔者自身遍益成就调柔
句是。踊跃者自身心遍益增上故。 大本
中无。 …… (第 0213c 页)
。安乐者于同法
者不恼乱故。敬顺者增益敬信殊胜心故。已
说信成就。次说修行成就。善根无休息常修
也。 大本
第二句。一亲近集释第二智识 (第 0214b 页)
大本
经初句也。论义解释心苦乐法集多闻正观
不著集。此三是闻思修惠不贪者不求名闻 …… (第 0214b 页)

净。二众生世间净。三如来世间净。我净是
佛土。论云七者一无休息同体净入。一佛土
已下是。二自在净 大本
无此句。三庄严净无
量庄严是。四受用净具足清净是。五住处净
众生净等是。六国土净常有诸佛是。七果净 …… (第 0215b 页)
为眷属故。何故名大愿。光明善根转增广故。
自下十不可尽。论云。明与一切众生同行故。 大本
云。以十不可尽法而生是愿为满是愿
勤行精进。何等为十。中有三转义。初转列十
不可尽法以成十愿不可尽。 (第 0216a 页)
彼是密。或彼此俱密。故须密说。以秘密。应贴互
不相知论也。】

「【□注】今对前顿渐显露即明秘密。若 大本中
先明不定。
对前顿渐定教为次第也。此据说相次第虽尔。秘密
不定。遍前四时。初无前后。具足应云秘密不定 …… (第 0710a 页)
不定。今皆略标。」

【【■记】今先秘密而后不定。 大本
先不定而后秘密。当
知俱顺其便。下明秘密不定。除法华闻显。遍前四
时。元无前后。】

「【□注】然秘 (第 0710b 页)